服务相关资讯
OCTSUNSHINE NEWS
培训相关资讯
OCTSUNSHINE NEWS
月嫂加盟相关资讯
OCTSUNSHINE NEWS
北京月嫂服务禁忌:2025年产妇/新生儿护理绝对不能做的10件事
北京月嫂服务禁忌:2025年产妇/新生儿护理绝对不能做的10件事
一、新生儿护理禁忌(5项)
1. 禁用酒精/偏方擦拭肚脐新生儿脐带未脱落前(通常1-2周),需用 医用碘伏或75%酒精 每日消毒2次,严禁使用白酒、草药水等偏方,更不可用爽身粉覆盖脐部——酒精浓度过高会灼伤皮肤,偏方易引发感染,爽身粉可能导致脐部毛孔堵塞,增加败血症风险(网页3“科学服务准则”明确禁止偏方护理)。
2. 不强行“绑腿”或“睡头型”为预防O型腿或追求“扁头”,部分月嫂会用布条捆绑婴儿双腿或使用硬枕头固定头部,这会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(1岁内发病率增加30%)、颅骨变形(扁头综合征可能影响脑容量)。正确做法:让婴儿自然仰卧,交替更换左右侧睡,使用透气定型枕(厚度≤3cm)。
3. 禁止过度喂养或“定时喂养”3月龄内婴儿需 “按需喂养”(饿了就喂,每日8-12次),不可机械执行“3小时喂一次”,更不能强迫婴儿喝完奶瓶剩余奶液。过度喂养易引发肥胖、胃食管反流,严重时导致呛奶窒息;定时喂养可能错过婴儿饥饿信号,影响生长发育(WHO母乳喂养指南2025版明确反对“定时喂养”)。
4. 不随意使用“偏方治病”新生儿出现红臀、鼻塞、肠胀气等问题时,严禁用偏方处理:如涂牙膏治疗红臀(含氟化物刺激皮肤)、生姜擦鼻缓解鼻塞(灼伤鼻黏膜)、喂“惊风散”止哭(含朱砂成分损害肝肾)。正确处理:红臀用氧化锌软膏,鼻塞用生理盐水滴鼻,肠胀气做排气操+飞机抱(网页3“科学服务准则”)。
5. 避免“过度保暖”或“强光刺激”婴儿体温调节能力弱,穿盖过多易引发热疹甚至捂热综合征(体温>39℃、脱水、抽搐),正确做法:比成人多穿1件薄衣,触摸颈后温热无汗即可;同时避免用闪光灯拍照、阳光直射眼睛(0-3月龄视网膜未发育成熟,强光易致黄斑损伤)。
二、产妇护理禁忌(5项)
1. 产后立即“大补”或“忌口”产后1周内(排淤期)严禁喝浓汤(如猪蹄汤、老母鸡汤)——高脂肪汤会堵塞乳腺管,引发涨奶硬块;也不可盲目“忌口”(如不吃盐、不吃水果),导致电解质紊乱、便秘。正确饮食:排淤期清淡(小米粥+蔬菜),第8天起逐步添加高蛋白(鱼、蛋、豆腐),每日盐摄入5g左右(WHO建议)。
2. 伤口未愈时“盆浴”或“过度清洁”顺产侧切/剖宫产伤口愈合前(通常4-6周),禁止盆浴、坐浴或用肥皂清洗伤口——污水易引发感染,肥皂破坏皮肤菌群。正确护理:每日用流动温水冲洗外阴(从前向后),用无菌棉签蘸碘伏消毒伤口,保持干燥(穿纯棉透气内裤,勤换卫生垫)。
3. “卧床不动”或“过早剧烈运动”产后长期卧床易导致血栓(下肢静脉血栓风险增加5倍),而过早进行腹直肌修复、跳绳等剧烈运动(产后6周内)会撕裂盆底肌,引发漏尿。正确做法:产后第2天可下床缓慢走动(每日10分钟),6周后逐步恢复凯格尔运动,3个月后再进行核心训练。
4. 忽视“产后抑郁”信号或“强行催奶”产妇出现持续情绪低落、失眠、对婴儿无兴趣时,月嫂不可说“月子里哪有不开心”“别人都能喂饱你怎么不行”,这会加重心理负担(产后抑郁发病率约15%)。正确处理:每日15分钟倾听沟通,协助联系心理医生;催奶需科学(先排查衔乳姿势,再通过按摩+食疗,避免盲目喝“通草汤”导致腹泻)。
5. “捂月子”或“不通风”紧闭门窗、包头盖被的“捂月子”习俗,易导致产妇中暑(体温>40℃、昏迷),也会增加婴儿呼吸道感染风险。正确做法:每日通风2次(每次30分钟,产妇和婴儿暂去其他房间),室温保持22-26℃,湿度50-60%,产妇穿长袖薄棉睡衣即可。
三、服务过程中的“红线行为”
1. 禁止私自带外人上门:无论家属是否同意,月嫂不得让朋友、老乡等进入雇主家(存在安全隐患);
2. 不泄露隐私:不得拍照发朋友圈(含婴儿、产妇、家庭环境),不向他人透露雇主收入、健康状况等信息(网页3“隐私保护准则”);
3. 拒绝“迷信操作”:如用“符水”给婴儿洗澡、产妇喝“月子酒”(含酒精影响哺乳),发现此类行为应立即要求机构更换月嫂。
避坑提醒:签约时可将以上禁忌写入合同附件《月嫂服务行为准则》,明确“违反任意一项可无责解约并要求机构赔偿”,同时保留服务过程中的沟通记录(微信/录音),遇纠纷可向北京市人社局(12333)或家政服务信用平台投诉。
【项目齐全 优惠多多】
速扫码联系

微信号:189-1002-0275